EN

中民观察 | 2022年石材产业展望

发布时间:2022-01-01点击量:3864

1.jpg

在上一篇《2021,石材人这么走过》中民观察中,我们谈到了2022年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依然严峻,却仍是值得期许的一年,或许很多人会质疑,依据是什么呢?

挑战之下,即是机遇!

破茧才能成蝶!一切都有迹可循!

一、宏观层面,经济稳中向好。

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期,当然经济复苏并不是单一线性的,过程中会出现波动,这也是我们看到部分经济数据回落的原因。但总体来讲,全球经济仍保持一定增速,产出缺口在收敛,生产持续复苏,全球经济将呈向好趋势!

2.jpg

二、政策层面,有效拉动内需。

2021年11月15日,美国总统拜登将价值约1.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签署成法;2020年,中国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(以下简称“新基建”)全面提速,总投资高达17.5万亿人民币;2021年全面推进“四化同步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,总投资达6万亿人民币。

基建时代的到来,将会赋予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机会。

3.jpg

三、环保、安全生产监察力度将持续加大。 2021年,第三轮中央环保督查,行业整改力度空前严厉。这与多年前煤炭、冶金矿山的整合之路极其相似,规模化资本介入是趋势。

未来,对石材行业的环保及安全生产的监察力度将持续加大,如心存侥幸心理,代价将是惨痛的!

4.jpg

四、产业模式转型势在必行。当前,石材产业运行模式主要为临矿(麻城、蛟河、岑溪)、平台(水头、云浮)、跨境(厦门、泉州石狮、天津)三种。其中:

临矿模式(Q-F/C),主要代表为麻城、蛟河、岑溪产业园。临矿模式中,矿山同时链接加工和终端,可有效实现资源集成+加工集成,是目前大型基建工程采购的首选,但产品单一则是其目前短板。未来,临矿模式的升级方向应是强链/补链,丰富产品类别,满足复合需求。

5.jpg

平台模式(Q-F-C),主要代表为水头、云浮。平台模式中,矿山链接加工,加工链接终端,矿山和终端存在一定物理阻力。该模式存续已久,在产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其优势是参与门槛较低,贸易量大,品种丰富,终端选择空间大;弊端则是两头在外,集成能力弱,碎片化的采购销售难以形成拳头力量,议价能力被削弱。未来,打造智能园区,实现企业入园,在统一的规划管理之下,形成供给集成能力是趋势。

6.jpg
惠安雕艺循环经济产业园

跨境模式(Q-F,F-C),主要代表为厦门,天津、泉州。跨境模式,主要优势是信息交互能力强、贸易规模大、产品类型丰富;短板则是贸易商与上下游缺乏粘性,服务碎片化,服务以线下为主。这种零散的作业模式,使得贸易商对上对下均无议价能力。未来,依托优势港口(海沧港、石湖港等),构建境内虚拟海外矿山,形成保税逻辑下的港口荒料交易市场,配合线上线下服务平台,延申服务长度,实现“堆场”变“市场”、“代理”变“代销”。

五、科技兴,产业兴。

海尔卡奥斯落地南安水头的消息令人振奋。表明科技赋能石材,不再是一句空话。海尔卡奥斯重点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,通过工业互联网+智能制造模式,建设石材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部基地,力争打造成为石材领域的灯塔工厂,成为国家级石材产业示范园区,其创新点主要集中于产业的全流程智能化。


南安国际石材智慧产业园项目

此外,EPC+BIM+装配式建筑也是石材产业目前的一个盲点。目前,除石材以外的其他建材已被纳入BIM体系内,无缝对接设计及应用场景。石材产业迫切需求其他科技载体的加持,打造专属于石材领域的BIM接口,让优质的石材产品被看见、被选择!

9.jpg

六、金融、资本赋能正当时。

在政府引导、产业觉醒的背景下,产业模式跨越升级是趋势,而金融、资本则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。

临矿产业是国内矿山投资的主要模式。“矿区+园区”双向驱动,投资门槛高、管理精细化、材料有效利用、安全环保有效控制,低碳排放。随着石材矿山开采许可证年限延长至30年,可以说,当前的临矿投资是以石材矿山为载体的标准投资项目,完全具备资本介入的先决条件。

平台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集成智能园区。智能园区将以园区为载体,通过数字化、可视化作业,有效提升加工精细度和加工效率。园区的集中管理,使得生产经营数据透明、可视、可验证,有效解决传统金融进入的验证盲点!

跨境模式的发展趋势则是依托港口,实现堆场”变“市场”、“代理”变“代销”。该作业模式下,需解决集中采购(降低成本)、集中库存问题(去货周期)。备货及库存需要金融机构的加持,货物集中采购,可确保资金有效使用,规避挪用风险;集中管理,则可确保货物得到有效监管,金融机构介入的风险被大大降低。

10.jpg

2022年,挑战与机遇并存!

中民石材致力于石材全产业链整合,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局中人,与其他石材人一起经历着产业发展的各种兴衰更迭,但我们始终坚信,产业有前景,未来定可期!  

© 版权所有 中民石材产业集团—临矿产业践行者 平台产业践行者 产融科技引领者    闽ICP备18021209号-1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地图